谦秋鸿恩资讯
股票基础入门 学习技术分析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 >> 苏州谦秋鸿恩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>> 股票知识
谦秋鸿恩资讯
推荐文章
股票知识
中国银行业跟美国银行业的差别,估值差异的原因
发布时间:2025/8/18   阅读:789480

中美银行业在体系结构、经营模式和外部环境上存在系统性差异,这些差异深刻影响了两国银行业的估值逻辑。以下是核心差异及估值差距的深度解析:

 一、体系结构与监管环境差异

1. 银行体系结构  
    - 中国:以国有大行为主导(如工行、农行),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补充,国有资本控股特征明显,政策导向性强。  
    - 美国:多元化混业经营,涵盖全能银行(如摩根大通)、投行(如高盛)和地方银行,市场化程度高,竞争激烈。  

2. 监管机制  
    - 中国:央行和银保监会集中监管,强调风险控制和政策执行,业务创新受限(如分业经营)。  
    - 美国:美联储、OCC、FDIC多头监管,鼓励金融创新(如衍生品、混业经营),但监管套利风险较高。

二、经营模式与收入结构差异

|          维度          |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中国银行业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|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美国银行业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|  
|     收入来源        | 息差收入为主(占比70%+),净息差承压(2025Q1仅1.43%)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|      非息收入占比高(投行、资管等),摩根大通非息收入占40%+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|  

|     数字化转型    | 国有大行年投入超200亿,但中小行仅千万级,数字鸿沟显著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|     全面数字化,线上服务渗透率高,但支付系统滞后于中国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|  
|     风险管理       | 依赖政策托底(如城投/地产风险化解),拨备覆盖率较高(四大行平均238%) |      市场化对冲工具(如衍生品),但面临CRE(商业地产)和NBFI(非银机构)信贷风险 |  

三、估值差异的核心原因(截至2025年8月)

|         指标       |         中国上市银行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     美国大型银行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|   差异影响       |   
|  市净率(PB) |  平均0.68倍(国有大行0.76倍)   |   平均1.4倍(如花旗1.3倍) | 中国低估44%   |  
|  ROE水平        |  四大行10.2%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|   四大行11.3%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 接近但估值折价 |  
|   股息率          |  平均3.92%(超24家银行>4%) |   平均2.0%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| 中国高分红优势 |  
估值分化的深层次原因:
1. 盈利能力预期  
    - 中国银行业受低利率趋势压制:净息差持续收窄(2025年或降至1.3%),ROE已降至10%以内。  
    - 美国银行非息业务弹性:投行和财富管理业务在经济波动中提供缓冲,高盛测算悲观情景下ROTCE仍达8.5%。  

2. 风险定价差异  
    - 中国:政策托底降低短期风险(如地产债务化解),但长期增长动力不足。  
    - 美国:信贷风险显性化(如CRE坏账率或升至125基点),且经济衰退预期导致估值折价。  

3. 分红稳定性与资金偏好
    - 中国银行分红率稳定在30%,股息率显著高于国债(4% vs 1.7%),吸引险资等长期配置(险资持仓占比45%)。  
    - 美国银行分红率波动大(2024年28%,2021年仅19%),叠加美债收益率高企(4.35%),削弱股息吸引力。  

四、外部环境与未来趋势
- 利率环境:  
  - 中国:低利率或成长期趋势,压制息差但助力财政扩张。  
  - 美国:高利率延续,融资成本上升,NIM(净息差)承压(如美国银行2025Q2 NIM降5基点)。  
- 转型压力:  
  - 中国:中小行面临数字化鸿沟与并购重组,国有行借助科技优势挤压市场。  
  - 美国:需应对CRE风险传导和监管复杂性。  

结论:估值差异的本质是模式与预期的分野
中美银行业估值差距(PB差约0.7倍)源于三大错配:  
1. 模式错配:中国依赖息差的“政策护航型”模式 vs 美国多元化“市场驱动型”模式;  
2. 增长错配:中国面临低利率下的盈利瓶颈,美国受周期波动但创新弹性足;  
3. 定价错配:中国高股息策略受“资产荒”追捧,但ROE成长性折价;美国风险溢价充分但短期承压。  

未来中国银行业估值修复需观察两大信号:净息差企稳(负债成本重定价完成)与中小行重组提速;美国则需警惕信贷风险是否超预期发酵。



 
文章来源:转载原创投稿
 
免责声明:本网站力求信息真实、准确,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,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,不代表任何观点,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,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风险自担。如涉及版权请直接与客服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,谢谢。
上一篇: 顺丰控股的共同成长计划,谦秋怎么看?
下一篇: 聊聊我投资银行股的这些年(二)
手机:13962103376    联系人:盛经理    E-MAIL:632495228@qq.com    公司地址:苏州工业园区北摆宴街1号尚品大厦1幢310室
Copyright  2024   苏州谦秋鸿恩企业管理有限公司    网址:www.szqqhe.com  版权所有    备案/许可证编号为:苏ICP备2024152224号
免责声明:本站支持广告法相关规定,且已竭力规避使用“极限化违禁词",如不慎出现仅代本站范围内对比,不支持以任何"违禁词”为借口举报我司违反《广告法》的变相勒索行为!
本站部分文章、图片素材来源互联网,我们以传播信息为目的进行转载,如涉及版权请直接与客服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,谢谢,不接受任何变相勒索行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