谦秋鸿恩资讯
股票基础入门 学习技术分析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 >> 苏州谦秋鸿恩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>> 股票知识
谦秋鸿恩资讯
推荐文章
股票知识
如何评价过去三年银行股的走势?
发布时间:2025/4/17   阅读:586980
过去三年(2022-2024年),银行股的走势呈现出“先抑后扬、分化加剧”的特征,其核心逻辑围绕宏观经济修复、政策支持、估值重构与资金偏好展开。结合今日三家银行创历史新高的背景,可从以下维度综合评价:
 
一、整体走势:从底部复苏到估值修复
 
1. 2022年:逆境中坚守
受疫情反复、房地产风险暴露及LPR持续下调影响,银行股全年表现低迷。沪深300银行指数全年下跌约12%,但国有大行凭借高股息率(如农业银行股息率达6.5%)和稳定的资产质量(不良率1.23%)相对抗跌,而城商行、农商行因区域经济承压表现较弱。例如,郑州银行全年跌幅超20%,兰州银行股价接近破净。
2. 2023年:政策驱动回暖
随着经济复苏和“金融16条”等政策落地,银行股开启估值修复。沪深300银行指数全年上涨约18%,国有大行平均涨幅超20%,中国银行以34%的涨幅领涨行业。这一阶段,市场对房地产风险的担忧缓解,叠加存款利率下调(如2023年6月三年期定存利率降至2.6%),银行净息差压力边际改善。
3. 2024年:高股息策略主导
宏观经济“弱复苏”背景下,资金涌入高股息资产避险。银行板块全年平均涨幅达36%,42家上市银行中31家股价翻倍,上海银行(64.5%)、农业银行(52.1%)等表现突出。核心驱动因素包括:
- 低估值优势:银行板块PB中位数仅0.53倍,处于历史10%分位以下;
- 高股息吸引力:国有大行股息率普遍超6%,远超十年期国债收益率(2.5%);
- 政策催化:中央汇金增持四大行、存款利率下调(如2024年5月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.2%)释放积极信号。
 
二、行业分化:国有大行领跑,区域银行两极分化
 
1. 国有大行:估值修复主力
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等六大行凭借“低估值+高分红+政策支持”成为资金配置首选。2024年六大行平均涨幅达49%,其中农业银行因县域金融优势和净息差改善(NIM同比提升5BP至2.08%)领涨行业。
2. 股份制银行:零售转型见成效
招商银行、平安银行等零售型银行受益于财富管理业务增长。2024年招商银行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2%,推动其股价上涨49%,市净率回升至0.98倍,接近历史中枢。
3. 城商行/农商行:区域分化显著
- 头部城商行:江苏银行、杭州银行等长三角区域银行因经济韧性强、资产质量优(不良率1.08%),2024年涨幅超50%;
- 尾部农商行:兰州银行、郑州银行等因区域经济疲软、资产质量差(不良率超2%),股价涨幅不足5%,甚至出现破净。
 
三、核心驱动因素:政策、估值与资金面共振
 
1. 宏观经济修复
2024年GDP增速达5.2%,企业贷款需求回升(制造业贷款增速15%),推动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长。同时,房地产政策“三箭齐发”(保交楼、融资支持、限购放松)缓解了行业信用风险,上市银行房地产不良率从2022年的3.5%降至2.8%。
2. 货币政策宽松
2022-2024年,LPR累计下调55BP(1年期LPR从3.7%降至3.15%),虽然短期压缩净息差(行业平均NIM从2.15%降至1.95%),但长期刺激信贷需求,2024年新增人民币贷款22万亿元,同比多增1.5万亿元。
3. 资金偏好切换
- 外资流入:北向资金2024年净买入银行股超350亿元,重点增持招商银行(58亿元)、兴业银行(37亿元);
- 险资配置:保险机构加大银行股配置,2024年持仓比例从4.2%升至5.1%,主要受益于股息率与负债成本的匹配。
 
四、风险与挑战:隐忧与未来展望
 
1. 短期风险
- 净息差压力:2024年行业平均NIM降至1.95%,若LPR进一步下调,部分中小银行可能面临盈利增速放缓;
- 房地产风险:尽管政策缓解了流动性压力,但房企债务违约(如2024年某头部房企美元债展期)仍可能拖累银行资产质量。
2. 长期机遇
- 绿色金融:《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推动绿色信贷增长,预计2025年绿色贷款余额突破35万亿元;
- 科技赋能:AI、大数据等技术提升风控效率,头部银行科技投入占比超3%,推动数字化转型;
- 估值修复空间:当前银行板块PB仍低于历史均值(0.7倍),若经济复苏超预期,存在进一步修复可能。
 
五、今日三家银行创新高的启示
 
今日三家银行创历史新高(如上海银行、江苏银行、农业银行),反映出市场对以下逻辑的认可:
 
1. 高股息策略持续有效:三家银行2024年股息率均超5%,且分红率稳定在30%以上;
2. 区域经济优势:上海银行受益于长三角经济复苏,江苏银行在普惠小微贷款领域领先;
3. 政策支持:农业银行作为乡村振兴主力行,获专项再贷款额度超5000亿元。
 
总结:银行股的“价值重估”进行时
 
过去三年,银行股从“低估值陷阱”逐步演变为“高股息堡垒”,其核心逻辑已从单纯的盈利驱动转向“盈利+估值+资金”的三维共振。展望未来,在经济温和复苏、政策持续发力、利率维持低位的背景下,银行股的配置价值依然显著,尤其是具备区域优势、零售转型成功及绿色金融布局的标的。但需警惕房地产风险反复及净息差超预期收窄对板块的冲击。
 
文章来源:转载原创投稿
 
免责声明:本网站力求信息真实、准确,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,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,不代表任何观点,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,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风险自担。如涉及版权请直接与客服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,谢谢。
上一篇: 我的投资故事之伊利股份
下一篇: 国际油价下跌,对化工行业的影响?
手机:13962103376    联系人:盛经理    E-MAIL:632495228@qq.com    公司地址:苏州工业园区北摆宴街1号尚品大厦1幢310室
Copyright  2024   苏州谦秋鸿恩企业管理有限公司    网址:www.szqqhe.com  版权所有    备案/许可证编号为:苏ICP备2024152224号
免责声明:本站支持广告法相关规定,且已竭力规避使用“极限化违禁词",如不慎出现仅代本站范围内对比,不支持以任何"违禁词”为借口举报我司违反《广告法》的变相勒索行为!
本站部分文章、图片素材来源互联网,我们以传播信息为目的进行转载,如涉及版权请直接与客服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,谢谢,不接受任何变相勒索行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