谦秋鸿恩资讯
股票基础入门 学习技术分析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 >> 苏州谦秋鸿恩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>> 股票知识
谦秋鸿恩资讯
推荐文章
股票知识
国际油价下跌,对化工行业的影响?
发布时间:2025/4/11   阅读:86060
国际油价疲软对化工行业的影响呈现多维度分化,既带来成本端的利好,也需警惕需求收缩、库存压力及产业链博弈的风险。以下从成本传导、需求结构、行业分化、政策与区域差异四个层面展开分析:
 
一、成本传导:短期利好与库存减值并存
 
1. 原料成本下降
原油作为化工行业的核心原料,其价格下跌直接降低聚酯、塑料、化肥等产品的生产成本。例如,PTA(精对苯二甲酸)的原材料成本占比达60%-70%,原油价格每下跌10%,PTA成本可下降5%-8%。对于依赖进口原油的中国、印度等国家,炼化企业的采购成本优势显著提升,部分企业(如恒力石化、荣盛石化)通过一体化布局进一步放大利润弹性。
2. 库存减值风险
若企业在油价高位时囤积原油或化工品库存,可能面临存货跌价损失。例如,2025年一季度部分石化企业因原油价格暴跌计提数亿元存货减值。此外,炼油厂“高库存、低售价”的双杀局面可能加剧,需关注企业库存周转效率及减值计提情况。
3. 中间品价格传导滞后
化工品价格调整通常滞后于原油,且不同品类差异显著。例如,聚酯产业链的PTA、MEG(乙二醇)价格可能因需求疲软而跌幅超过原油,导致加工利润收窄。而农药、化肥等刚性需求产品的价格跌幅较小,成本下降直接转化为利润。
 
二、需求结构:经济预期与政策驱动分化
 
1. 宏观经济拖累工业需求
油价疲软往往反映全球经济增速放缓,工业活动收缩可能抑制化工品需求。例如,2025年一季度美国“对等关税”落地后,聚酯原料PTA、乙二醇价格因终端订单减少而暴跌,部分品种盘中跌停。同时,汽车、家电等下游行业的库存高企可能进一步压制采购意愿。
2. 政策与内需支撑细分领域
- 新能源材料:光伏胶膜(EVA)、锂电池电解液等产品受益于“双碳”政策,需求保持高景气。例如,东方盛虹计划将EVA产能扩至100万吨,POE(聚烯烃弹性体)产能达50万吨,技术突破对冲油价波动。
- 内需改善:中国“两重两新”政策(重大基建、新型城镇化)推动建材、电子化学品需求,如钛白粉、MDI(聚氨酯原料)库存处于历史低位,价格有望随补库周期回升。
- 替代需求:聚酯瓶片对玻璃、金属包装的替代效应增强,油价下跌后成本优势扩大,出口竞争力提升。
3. 出口链条承压与转移
美国对中国化工品加征关税(如34%的对等关税)导致直接出口占比从2017年的12.18%降至2023年的8.29%。企业通过东南亚产能转移(如轮胎企业在越南、柬埔寨设厂)规避关税,但需面对当地劳动力成本上升及供应链重构的挑战。
 
三、行业分化:龙头优势与中小企业出清
 
1. 头部企业全产业链竞争力凸显
- 成本控制:华峰氨纶通过重庆基地的页岩气资源和低人工成本,较行业平均成本低3000元/吨,毛利率差异扩大至15.51个百分点。
- 技术壁垒:万华化学在MDI、POE等高端领域的技术突破,使其在油价波动中保持高附加值产品占比。
- 产能整合:中小炼化企业(如地方炼厂)因成本高、转型慢面临淘汰,行业集中度向“炼化一体化+高端材料”龙头集中。
2. 细分领域的抗周期能力差异
- 强周期品种:纯碱、尿素等基础化工品受供需格局影响大,油价下跌可能加剧产能过剩,价格弹性较弱。
- 成长型品种:电子化学品(如湿电子化学品)、生物基材料(如PLA可降解塑料)受益于技术升级和政策支持,需求刚性较强。
- 能源依赖型品种:煤化工产品(如甲醇)与煤价联动性强,若煤炭价格未同步下跌,成本优势可能被削弱。
 
四、政策与区域差异:绿色转型与地缘博弈
 
1. 环保政策加速绿色替代
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和中国“双碳”目标推动生物基材料、氢能化工发展。例如,中国生物化工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8000亿元,生物塑料、生物基油料成为投资热点。油价疲软可能短期抑制传统石化产品的替代需求,但长期政策红利仍将主导行业转型。
2. 区域供应链重构
- 东南亚与中东:中国化工企业加速在东南亚布局(如华峰氨纶印尼基地),利用当地低关税和劳动力成本优势;中东凭借油气资源吸引国际资本,成为基础化工品新增长极。
- 欧美市场:美国页岩气革命降低本土化工成本,欧洲因能源价格高企加速产能退出,中国企业在高端材料领域的进口替代空间扩大。
3. 地缘政治与关税风险
美国关税政策对化工行业的直接影响有限,但可能通过供应链转移和市场情绪放大波动。例如,轮胎企业通过摩洛哥、美国本土基地规避关税,而中小出口商可能因成本劣势退出市场。
 
五、投资策略:把握结构性机会
 
1. 短期关注成本敏感型标的
- 炼化一体化:恒力石化、荣盛石化等企业受益于原油成本下降,且下游化工品需求逐步恢复。
- 化纤与塑料:涤纶长丝、PTA等品种库存去化接近尾声,油价反弹后价差有望扩大。
2. 长期布局高景气赛道
- 新能源材料:EVA、POE、锂电材料(如正极材料)受益于光伏、新能源车需求爆发。
- 生物化工:PLA、生物基尼龙等绿色材料在政策支持下渗透率提升。
- 半导体化学品:湿电子化学品、光刻胶等国产替代加速,需求独立于周期。
3. 规避风险领域
- 单一业务依赖:过度依赖传统炼化或出口的中小券商(如东北证券、国海证券)可能因需求收缩而业绩承压。
- 高库存品种:纯碱、尿素等产能过剩产品需警惕价格进一步下跌。
 
总结:油价疲软下的“危”与“机”
 
国际油价疲软对化工行业的影响并非单向利好,而是通过成本传导、需求分化、政策驱动三重逻辑重塑行业格局。短期需关注库存减值与需求收缩的风险,长期则应把握绿色转型、高端替代、全球化布局的结构性机会。企业需通过技术创新、产能优化、供应链多元化提升抗风险能力,而投资者则需聚焦细分领域的α机会,规避周期波动带来的β风险。
 
文章来源:转载原创投稿
 
免责声明:本网站力求信息真实、准确,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,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,不代表任何观点,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,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风险自担。如涉及版权请直接与客服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,谢谢。
上一篇: 如何评价过去三年银行股的走势?
下一篇: 2024年保险行业特点与展望
手机:13962103376    联系人:盛经理    E-MAIL:632495228@qq.com    公司地址:苏州工业园区北摆宴街1号尚品大厦1幢310室
Copyright  2024   苏州谦秋鸿恩企业管理有限公司    网址:www.szqqhe.com  版权所有    备案/许可证编号为:苏ICP备2024152224号
免责声明:本站支持广告法相关规定,且已竭力规避使用“极限化违禁词",如不慎出现仅代本站范围内对比,不支持以任何"违禁词”为借口举报我司违反《广告法》的变相勒索行为!
本站部分文章、图片素材来源互联网,我们以传播信息为目的进行转载,如涉及版权请直接与客服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,谢谢,不接受任何变相勒索行为!